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观测正式实施_当前信息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05-16 15:12:0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社合肥5月16日电 (记者 吴兰)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各项外场观测试验16日正式实施。

2022年9月,中国气象局和安徽省政府联合启动了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此次正式实施的各项外场观测试验预计持续4年左右。此后2027年至2030年为试验研究阶段。试验总体目标任务是解决多平台、多手段气象协同观测的难题,探究流域能量与碳水循环新特征和影响机制,并促进流域气象预报预测和流域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提升。

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多样。同时,流域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淮河流域的独特气候、地理条件,不仅导致流域内自然灾害多发,而且影响着中国东部乃至东亚的气候条件。

基于这种特殊气候条件背景和区域发展要求,于1998年和1999年夏季在淮河流域组织进行了气象、水文联合观测试验——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即第一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对后来的大气及相关科学研究、气象预报预测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如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加,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等也正在发生改变,出现了一些未知的新规律和新特点,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如淮河流域2020年出现流域性大洪水。

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将利用稠密的常规地面观测站网,新一代雷达、卫星,地基垂直观测系统,飞机、无人机移动观测系统等综合观测手段,建立覆盖全流域+上下游,天空地三维立体的新型观测体系。

当日正式实施的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观测主要包括陆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云降水物理过程和水循环综合观测、大气成分与碳循环综合观测、淮河流域与上下游联系的适应性观测以及其他专项试验。通过实施外场观测,将建立大气三维立体观测资料的数据集,研究流域能量平衡、水分循环和碳收支的新特征,对提升流域防灾减灾、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完)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