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番外篇(65)司马光的书生气,以为这世界都是讲道理的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3-08-04 07:16:42

清代乾隆年间诗人黄仲则曾经在年17岁时在《杂感》诗中感叹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中国历史上还有个几乎约定俗成的说法,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资料图】

大约,书生们大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渐渐地便与真实的世界相去甚远,一些想法做法脱离现实,便让人觉得可笑。

再加上从年少时不事稼穑,手无缚鸡之力,一旦自食其力,又往往左支右绌,为人轻蔑。最主要的,书生们圣贤书读多了,往往被洗脑,以为世界就是书中描绘的样子,于是认死理,不变通,终于处处碰壁。

关于这一点,从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的开篇就可以看出端倪。

《资治通鉴·周纪一·威烈王》开篇即言“二十三年 初命魏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翻译成现代文即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这看似寻常封赏,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多大事,即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野。

在用18个字记载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司马老先生痛心疾首地批评周威烈王做法不当,即姬午先生不应该这样做。为什么呢?

因为司马光认为天子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制,因为礼制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地位。

正是有了“礼(朝廷纲纪)”的存在,才能君臣有别。公、侯、卿、大夫等才有个名分。

正因有礼、分、名的存在,所以再有能力、再有地位和财富的人,才心甘情愿地接受天子调遣,所以天子—三公—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一级管制一级。由此,下层心甘情愿地接受上层统领,上层心安理得地接受下层服务。所以,君臣之位,犹如天地之不可变易,即这种如此美好的秩序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还有,礼还用来分辨贵贱,排序亲疏,裁治群物,处治日常事务(庶事)。如果没有名分,礼就得不到彰显;没有器物,礼就得不到体现。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志,这样上下才能井然有序。

但是周威烈王却打破了这种和谐。诸侯有功劳,原本可以多赏赐财富、土地等,但是唯独名位和器物,绝不能假与他人,因为这是君王的职权象征,名位、器物一紊乱,国家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

换句话说,周王不应该把肢解晋国的韩赵魏三大家族的“首领”封为诸侯,这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如果周王不背书,那么三人自立,就成了悖逆之臣,如果天下再有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重臣,说不定就会讨伐他们。

实事求是地说,司马光说的都对,但是未免太书生气了。

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众所周知,此时的周王朝早已是强弩之末,所谓的权威性、道德感召力早已是明日黄花,要不也不会劳驾孔老夫子自嘲说如丧家之犬、周游列国,推行所谓的仁政之术了。

更何况,春秋一代,多少大小诸侯根本不把周王看在眼里,动辄互相攻伐杀戮,甚至对周天子舞刀弄枪,指手画脚。最典型的当属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被郑庄公的手下大将一箭射伤,不仅受了皮肉之苦,关键还被从神圣的天子射落“凡间”,从此周王室的威信日渐消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规矩被打破,诸侯争霸开始频频上演。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周天子所谓的名与器,烂在手里只会一文不值,反倒不如趁着行情还好,早点变卖一些,挣点伙食补助。

再说,你即便不背书,人家完全可以学当年的楚国自尊为王,你还是拿人家没有任何办法。

所谓“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对待君子可以讲道理,对待强盗只能硬碰硬。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